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受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5年迎来强势复苏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2%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,市场规模已突破1.5万亿元,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。
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半导体器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近年来,中国在半导体器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,部分关键技术实现突破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国内企业逐渐在一些细分领域崭露头角。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、信息技术加速变革以及国内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,半导体器件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挑战。
2025年的全球半导体产业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。一方面,AI算力革命与新能源汽车爆发形成双涡轮引擎,推动行业从“周期性波动”转向“结构性增长”;另一方面,地缘政治重构供应链,区域化与多极化格局加速形成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指出,中国半导体产业已从“规模扩张”迈入“质量跃升”阶段,在先进制程、第三代半导体、异构集成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,形成与全球领先企业“并跑”的竞争态势。这场静默的技术革命,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数字基础设施。
传统摩尔定律的放缓,倒逼行业向架构创新、材料革命、封装革命三大维度突围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《2025-2030年半导体元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》中强调,存算一体芯片通过内存与计算单元的融合,将AI推理能效提升一个数量级,成为数据中心、边缘计算的核心硬件;类脑计算芯片模拟神经元突触结构,在图像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超越冯·诺依曼架构的潜力。
材料端,第三代半导体(碳化硅、氮化镓)的产业化进程超出预期。2025年,中国SiC衬底产能占全球比重已达35%,GaN快充芯片出货量突破5亿颗,覆盖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领域。中研普华分析指出,到2030年,第三代半导体在中国半导体器件市场的占比将从2025年的8%提升至18%,成为新的增长极。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新能源汽车:智能化驱动需求爆发,单辆智能汽车半导体含量从2025年的1500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3000美元,AI芯片、激光雷达芯片、车规级MCU成为核心增量。
AI算力:生成式AI与大模型训练推动云端AI芯片、边缘AI芯片需求激增,DPU(数据处理器)成为云计算、边缘计算的新增长点。
工业互联网:智能制造升级催生高可靠性、低功耗的工业级MCU需求,功率器件在光伏逆变器、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消费电子:AR/VR、折叠屏等新兴形态带来结构性机会,国产OLED驱动芯片通过集成触控功能实现“一颗芯片驱动全屏”,推动折叠屏手机成本下降30%。
预测,到2030年,新能源汽车将贡献中国半导体器件市场25%的增量,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。
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5年迎来强势复苏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2%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,市场规模已突破1.5万亿元,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,到2030年,中国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.5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2%,其中第三代半导体、AI芯片、汽车电子三大领域贡献主要增量。
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表现尤为亮眼。2025年,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,市场规模预计达555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。中国市场以212亿美元的规模占据全球38.2%份额,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5.6%,远超全球6.9%的平均水平。中研普华分析指出,到2030年,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工业自动化三大领域占比将超过80%。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技术融合深化:先进制程、第三代半导体、异构集成等技术将深度融合,推动芯片性能指数级提升。例如,存算一体架构与SiC材料的结合,可将AI训练芯片的能效比提升10倍。
应用场景分化:不同场景对芯片性能、功耗、成本的需求差异加剧,催生“高端市场双寡头+中低端市场长尾竞争”的格局。高端市场(7纳米及以下制程、车规级器件)将形成“国际巨头+本土龙头”的双寡头格局;中低端市场(28纳米及以上制程、消费电子器件)则因技术门槛降低呈现“长尾竞争”态势。
生态竞争白热化:半导体器件与软件、算法的深度融合,推动行业服务模式从“一次性销售”转向“持续服务”。企业通过提供芯片+操作系统+开发工具链的全栈解决方案,按算力使用量、功能模块订阅收费,既降低了客户初始投入成本,又通过持续迭代提升客户粘性。
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: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预测,到2030年,中国半导体器件行业将呈现以下特征:
技术自主化:14nm及以下制程实现量产,EUV光刻机等核心装备进入研发阶段;第三代半导体材料(SiC、GaN)占比提升至18%,形成与硅基技术的互补格局。
市场全球化:中国将涌现出5-10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,其中3-5家有望进入全球前十,通过“海外研发+本地制造”模式构建韧性供应链。
生态完善化:RISC-V架构出货量突破100亿颗,占全球市场的30%以上;国产操作系统、开发工具链的完善,进一步降低芯片研发门槛,推动行业进入“硬件定义软件、软件反哺硬件”的正向循环。
半导体器件行业,既是现代科技产业的核心基础,也是全球技术竞争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,未来五年将是行业价值投资的黄金窗口期,唯有把握技术趋势、深耕细分场景、构建生态优势的企业,才能在这场全球半导体革命中引领风向。
想了解更多半导体器件行业干货?点击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《2025-2030年中国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,获取专业深度解析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